约翰福音第四章

读经小组示范—约翰福音第4章

2不道德人的需要四1~42

a干渴的救主与干渴的罪人1~8

b宗教传统的虚空,与生命活水的丰满9~14

c取用活水的路15~26

(一)认罪15~18

(问:十三节的“这水”与十四节“我所赐的水”有什么不同?根据这位妇人的情形,她遇见主耶稣以前是喝哪种水?)

*约4:13~14【耶稣回答说,凡喝这水的,还要再渴;人若喝我所赐的水,就永远不渴;我所赐的水,要在他里面成为泉源,直涌入永远的生命。】

*约4:13注1【象征物质享受和属世娱乐的消遣。这些都不能解除人深处的干渴,人无论喝了多少物质和属世的“水,”还会再渴。这些“水”喝得越多,干渴越加增。】

*约4:18注1【她不断更换丈夫,足以证明她无论喝了多少“这水,”仍旧干渴。“凡喝这水的,还要再渴。”主这话是真的!】

(二)在人的灵和真实里,接触是灵的神19~24

(问:根据二十四节,何谓“在灵里”敬拜神?在灵里敬拜神会有什么结果?)

*约4:24注2【要敬拜这是灵的神,必须用与祂性质相同的灵敬拜。】

*约4:24注3【她需要用她的灵接触是灵的神。用她的灵接触是灵的神,就是喝活水。】

(三)信耶稣是基督25~26

d活的见证与惊人的收成27~42

(问:妇人在和主耶稣接触之后,有什么举动?为什么?)

*约4:28~29【那妇人就留下她的水罐子,往城里去,对众人说,你们来看,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,都给我说出来了,这岂不就是基督?】

*约4:28注1【凡喝活水而得满足的人,都会丢弃从前霸占他们的事物,并为活水作见证。】

3垂死人的需要—生命的医治43~54

a基督返顾脆弱人之地43~46上

b垂死的脆弱人46下~49

c凭赐生命的话,并藉信而施的医治50~54

(问:大臣的儿子如何得着医治?)

*约4:50注1【从主口里出来生命的话,将生命赐给垂死的人。】

【本章思路】:

约翰福音第四章,包含两个主要的段落:一是主应付不道德人的需要,使她得着生命的满足;一是应付垂死人的需要,使他得着生命的医治。在第一个段落中,主启示妇人所喝的“这水”,喝了还要再渴,而祂所赐的水,喝了就永远不渴。这话的确是真的。我们从妇人一直更换丈夫的情形就足以证明。那妇人如何得着活水呢?四章二十四节启示我们要在灵里敬拜这位是灵的神,也就是用我们的灵接触是灵的神,当我们这样作的时候,就是在喝活水,也就是真正的敬拜神。当妇人接触主耶稣,喝到活水之后,她就放下她的水罐子,往城里去,见证这位基督。这说出凡喝活水而得满足的人,都会丢弃从前霸占他们的事物,并为活水作见证。

在第二段落中,我们看见大臣的儿子是一个垂死的人。主医治他乃是藉着他的说话。在五十节,主向大臣说话,那大臣信祂所说的话,他孩子的病就好了。因此,主的话何等有效能!从祂口里出来生命的话,将生命赐给垂死的人。我们都需要祂向我们说话,好得着生命的医治。

【生命读经选读】

救主“必须经过”罪人的地方

我们需要非常注意四章四节。祂“必须经过撒玛利亚。”这节的钥辞是“必须。”无疑的,这个撒玛利亚妇人,在已过的永远里已被父神预先知道,并预先定下。(罗八29。)她必是父所赐给主耶稣的。(约六39。)这样一个低下、卑鄙、不道德的撒玛利亚妇人,是父所赐给主的。因此,主有负担往撒玛利亚去,好实行父的旨意。以后祂告诉门徒说,“我的食物就是实行差我来者的旨意,作成祂的工。”(约四34。)主往撒玛利亚去实行神的旨意,就是去寻找那不道德的撒玛利亚妇人。祂寻找她,好叫她成为敬拜父的人。那个灵魂值得主专程去到那里。按照历史,没有犹太人肯经过撒玛利亚。

虽然犹太人绝不愿经过撒玛利亚,主耶稣却觉得有负担到那里去。祂必须到那里去,不是因着地理上的必需,乃是因着父的旨意。因着父的旨意,祂必须经过那地区。主知道,在午后六时有一个不道德的妇人会在井边。(第十一篇,155~156页。)

在预表里,敬拜神应该:(一)在神所选立为祂居所的地方;(申十二5,11,13~14,18;(二)带着祭物。(利一~六。)神所选立为祂居所的地方,预表人的灵,就是神今日的居所。(弗二22。)祭物预表基督,祂是百姓用以敬拜神之一切祭物的应验与实际。因此,主教导那妇人,要在灵和真实里敬拜是灵的神,意思是说,她不该在特定的地方,乃该在她的灵里接触是灵的神;并且不该藉着祭物,乃该藉着基督;因为现今基督这实际已经来到,(约四25~26,)一切影儿、预表都过去了。主耶稣告诉撒玛利亚妇人说,神是灵,敬拜神的意思就是接触祂;这个与祂的接触不是地方的问题,乃是人灵的问题。(第十二篇,168页。)

主也说,如今那些真正的敬拜者,不只是在他们的灵里敬拜神,也是在真实里敬拜神。这对今日的基督徒来说是难以领悟的。可是,如果我们来看预表,我们就领会,主所说的是什么意思。古时,神命定祂的子民在所指定的地点,带着祭物敬拜祂。百姓不能在自己所拣选的地方敬拜神,也不能不带着祭物敬拜祂。他们需要祭物,因为他们有罪。当他们来接触神的时候,他们必须献上好多样祭物—赎愆祭、赎罪祭、平安祭、素祭、燔祭、摇祭、举祭。所有的祭物都是基督各方面的预表。基督是我们真正的赎愆祭,祂是我们真正的赎罪祭、素祭、平安祭、以及燔祭。今天我们不该在特定的地方敬拜神,乃该在我们的灵里敬拜祂。再者,我们不该献祭物,乃该以基督作各种祭物的实际敬拜祂。(169~170页。)

救主因实行神的旨意满足罪人而得着满足

在撒玛利亚妇人的事例里,我们看见一幅图画:有一个干渴的罪人,并一位干渴的基督。他们都是疲累的,因为他们都走了好远的路程,来到井边。结果,主耶稣与妇人彼此同情。两位都是又渴又累,并且主还饥饿。主饿了,因此打发门徒去买食物。祂也渴了,因此向妇人要水喝。可是非常希奇,他们都未吃未喝,却都满足了。得救的罪人因救主得到满足,救主因得救的罪人而满足。我们所以知道这事,是因为一个事实,就是妇人撇下了井和她的水罐,跑到城里告诉人关于基督的事。她是如此满足,以致人都来看,到底这一位是不是基督。我们知道主耶稣得了满足,因为祂告诉门徒(他们已经带着食物回来,并且要祂吃)说,“我有食物吃,是你们不知道的。”(约四32。)门徒彼此问说,是否有人拿东西给祂吃,祂就对他们说,“我的食物就是实行差我来者的旨意,作成祂的工。”(约四34。)主的食物就是实行差祂来者的旨意,这就是说,祂的食物就是拯救并满足罪人。我们罪人乃是救主的满足。你的饥饿表明主是饥饿的,你的干渴也表明主是干渴的。但是当你满足了,主也满足了。只要在地上有干渴的罪人,主在天上就是干渴的。当罪人满足了,救主就满足了。主来撒玛利亚是带着一个目的—寻找那罪人,并且满足她。祂这样作,就是实行神的旨意。而实行神的旨意就是祂的食物与满足。(175~176页。)

我们要为赐生命的话高喊阿利路亚!我们喜爱赐生命的话;不是那死的字句,乃是那是灵的话。主不过说了赐生命的话,那垂死的孩子便得了医治。主今天还在说医治的话。当垂死的人藉信接受这话,他们便得到生命的医治。赐生命的话一传输到我们里面,不管我们是否觉得,我们绝不会一样了。赐生命的话带给我们生命真正的改变。(第十三篇,183~184页。)

滚动至顶部